English

智慧之旅:《与社会学同游》

2008-12-07 15:32:00 来源:博览群书 董璐 我有话说

《与社会学同游》(美)彼得・伯格著,北大出版社2008年7月版,24.00元

《与社会学同游》这本出版于1963年的“老”书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后

工业社会的高速发展而落伍,反而依旧保持着它智慧的魅力和有效性。

作者彼得・伯格是世界知名的社会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从奥地利移居美国,50年代初在纽约市的社会科学新型学院――由二战期间流亡美国的德国学者所创办――获得博士学位后,到德国大学任教。这样的经历使他既具备德国的严谨学风又有美国的创新思维,这些体现在他的高屋建瓴的思路和自成一体的逻辑、幽默生动的语言上,也使他在34岁举重若轻地用20万字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社会学、社会这样宏大的问题,夯实了他30岁时就已经奠定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名望。

十多年前作为刚刚进入社会学领域的懵懂新生,我第一次读到了这本书,它让我基本上明白学习社会学意味着什么,也让我从此沉浸在这个学科之中。而现在再一次的阅读,其叙述方式和语言风格依然让我着迷,作为社会学的教授者,我仍然认为它是为普通读者和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介绍社会学、辨析对社会学视角和对社会学家误解的最恰当的书籍之一。

伯格是在社会学学科内外的广阔背景中引导着我们开始这趟旅程。首先进入眼帘的风景是社会学学科的主要理论图景和社会学的视野,而这些可以启发并且丰富我们对日常平凡琐事的理解。伯格从人文视角出发,也指出了这一学科与历史学和哲学的密切关系,与此同时,它也要借助科学的方法展开研究,但“统计数字本身不是社会学。只有用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对统计数字作出解释后,它们才能够成为社会学的有用之材”。

然后,这趟旅程向我们展现了社会学的追求――“社会学的视野是放眼于人类生活的广博、开放的视野,是摆脱了束缚的视野”。

第三站我们进入了社会的微观层面,去看一看每个人是如何形成自我形象和世界观的,在这里我们发现我们的“自画像”不断在变化,因为“我们回忆过去的经历时往往反复进行新的解释。所以我们说,一个人有多少观点,他就有多少不同的人生经历”。

接着我们要去看一看人与社会的关系,由于“人在社会里的位置就在特定社会力量的交叉点上。一般来说,如果忽视这些力量,人就要遭遇风险”;由于“社会走在我们身前,存在于我们身后。我们出生之前,社会已然存在,我们去世之后它将继续存在”,因此人在“面对自己的命运时,他实在没有多少用武之地”。

除了来自社会的外部压力之外,我们还承受着来自个人内心的压力,这就是我们在接下来的“人在社会”这一站将要看到的。我们扮演着社会所赋予我们的角色,并拥有与之相应的身份,因此“社会是不仅控制着我们的行为,而且塑造着我们的身份、思想和情感”。

当我们对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压抑的时候,这趟智慧之旅的第六站向我们呈现了通往自由的可能性――变革、超然、巧妙的利用,呼应着这些自由路径,这一站也有一个贴切的名称“社会如戏”。

第七章我们又回到社会学层面上,伯格在这里探讨了社会学的伦理关怀,并且指出注重实效的马基雅弗利主义“只不过是一种看问题的方式,本身在伦理上是中性的”,因此如果它没有“被毫无顾忌或缺乏同情心的人利用”,那么“马基雅弗利主义能够使自由在社会行动中得以实现”。

在最后一站我们再次明晰了这趟旅行的主旨“人文主义的视角”,伯格带领读者在这个“广袤的王国里徜徉”之后,向我们指明了社会学的最大贡献是鼓励人们追求自由和人的主体性,“我们可以停止木偶的演出动作,抬头仰视并感知操纵我们的那一套‘木偶线’。这个停止演出的动作是我们走向自由的第一步”;我们也因此得出一个具有“铁定的合理性”的结论――“社会学是人文科学”,从而圆满地完成了与社会学同游的发现之旅和智慧之旅。

在这样的一趟旅程中,我们既可以读到睿智热忱的议论,又可以看到清晰流畅的阐述,也到处可以遇到生动机智的比喻;这在很多专业教科书中是非常罕见的。因此,这本书正如译者何先生所言,“虽为经典,却又面对大众”。

但是,正如伯格所言,所有的认识都有一定的时空相对性,他的一些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比如社会学者使用定量方法并不像他描述的那般僵化和不恰当;又如伯格所坚持的社会学的人文视角是否会在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的较量中沦为理想主义者的梦幻;此外,他似乎在讲述社会学者保持研究过程的中性化与高度介入时,把问题过于复杂化,而令人产生自相矛盾的困惑。

再读《与社会学同游》,读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由著名学者何道宽主笔翻译。何先生凭借他深厚的人类学学养和游刃有余的文字驾驭功力,让我们在母语环境中顺畅地遨游于社会学的世界。仅是对原书名“Invitation to Sociology”的恰当转译,也在转瞬之间就体现了“社会学更像是一种激情”。

200来页的小册子拿在手上就是一种享受,可以在一个安静的午后,蜷缩在阳光下悠闲地将它读完。尤其当你阅读的是这本极富有智慧的小书的时候,你会立即沉迷其中,而使你甚至不舍得翻到最后一页,就此结束这样一个心智收获颇为丰富的时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